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丰沃土壤,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营商环境的好坏不仅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软实力和竞争力,更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近年来,山东省司法厅在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在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服务保障企业“走出去”方面,有何新进展?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山东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增胜。

 


 记者:山东省司法厅是如何谋划打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

 杨增胜:山东省司法厅作为统抓法治建设的主责机关,积极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努力为营商环境提供最好的法治保障,为推动实现“继续走在前”贡献了法治力量。坚持以更高站位谋篇布局,研究起草《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推动出台《关于加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法治保障的若干措施》,在全国率先制定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的制度文件,切实以法治引领力激发和护航新质生产力。坚持以更宽视野审视推进,将营商环境建设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全过程和各方面,凝聚法治建设合力,集聚优质法治资源,全方位支撑和服务营商环境建设,推动形成人人都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者的良好氛围。坚持以更大力度服务保障,牵头建立全省优化法治化环境协调机制,将“法治保障”专章列入《山东省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全面细化任务目标,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有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请问山东省司法厅在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杨增胜: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法治化程度高不高。近年来,我们聚焦山东省委、省政府“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认真履行“一个统抓、五大职能”,努力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聚焦稳定发展预期,健全保障有力的涉企制度体系。推动出台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等10余部地方性法规,及时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法规规章,切实优化了经营主体平等准入、创业创新、融资促进、权益保护等制度供给。聚焦提振市场信心,打造阳光透明的涉企执法环境。积极倡导包容审慎监管,发布新一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推动将“首次不罚”“首次轻罚”拓展到29个执法领域、374项行为事项,去年全省办理免罚、轻罚案件近9万件,减免罚款2.8亿元。聚焦维护合法权益,建强精准精细的涉企服务机制。对初创期企业,提供“预约式”“菜单式”法律服务,成立省级企业合规服务机构、合规服务团,累计为企业排查化解各类法律风险11.2万条。对成熟期企业,推动建立纠纷快速处置机制,去年,全省人民调解组织化解涉企纠纷11.7万件。对转型期企业,提供破产重整、清算等法律服务,稳妥推动“僵尸企业”出清,累计参与办理各类破产案件6267件。

 记者:依法行政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山东省司法厅在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方面有哪些亮点做法?

 杨增胜: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直接反映当地的营商环境建设质量。山东省司法厅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主体工程”“一号工程”,加快完善依法行政推进机制,推动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健全政府立法工作计划机制。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编制政府立法工作指引,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2023年,全省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决定等65件,出台省政府规章5部,加强了对行政权力的制度约束;健全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连续4年发布省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涵盖重大决策49项,保障了企业群众及时掌握政府决策信息。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去年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合作协议和重要政策文件,全部履行合法性审查程序;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机制。制定《山东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若干措施》,建立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推行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开发行政执法证件电子亮证功能,全省21.7万名行政执法人员实现“亮证执法”,行政执法水平实现全面规范;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举办“书记话法治”栏目,全国率先推动全省16个市党委书记接受法治建设专访。扎实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实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健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机制。出台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的具体措施,规范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办理程序,加快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2023年,全省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万件,办理行政应诉案件2.5万件,涉企行政诉讼案件部门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

 记者:请问山东省司法厅在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服务保障企业“走出去”方面,有何新进展?

 杨增胜:今年年初,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吹响了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冲锋号。山东省司法厅坚持为中心参谋、为大局担当,主动融入涉外法治“新格局”、开辟涉外法治“新赛道”,积极为企业开放发展提供多元涉外法律服务。建强涉外法治平台。成立中日韩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上合示范区青岛片区“法智谷”平台,建立自贸区济南片区、烟台片区国际仲裁院,为全省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平台和机制支撑。培育涉外法治人才。深入实施国际贸易摩擦高端法律服务人才培训工程,与山东大学等院校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推荐50余名律师入选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创新涉外法治服务。开展领事认证代办、远程视频公证等服务,引导仲裁机构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活动,2023年,全省办理涉外及涉港澳台公证24.8万件次,同比增长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