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颖开庭审理一起行政纠纷案。

宋颖和年轻法官讨论案件。

宋颖开庭前仔细阅卷。

宋颖为瘫痪在床的当事人上门解纷。

宋颖在法庭开放日为行政执法人员讲授普法课程。

 

寒冬的夜晚,窗外北风呼啸,雪花纷飞,晚上7点多,顺义区法院一间办公室才亮起了灯光。刚结束5个小时庭审的宋颖,猛地灌下了一杯水,喉咙的干涩才渐渐缓解。

这是一起原告起诉某镇政府撤销其作出的限期拆除决定书的案件,因原告患有癌症,声音细弱,为使被告方听清,原告说一句,宋颖便大声重复一句。5个小时的庭审,宋颖不曾出现一丝急躁,温柔又充满力量的声音抚平了原告不安的情绪,娴熟的庭审驾驭能力赢得了诉讼参与人的信赖。“法官,我相信您,您怎么判我都接受。”庭审后,原告握着宋颖的手说。

这是宋颖审判工作中的一个片段。人淡如菊,坚韧如松,25年,9000多个日日夜夜,宋颖兢兢业业耕耘、无怨无悔付出,不经意间早已浇灌出一片灿烂花园。

专注沉淀

从“满分”书记员到全能法官

如若不是法袍加身、案卷在握,宋颖给人的第一印象与庄重严肃的法官形象不太一样:身躯娇小、语调轻柔、低调谦和的她,用25年对行政审判始终如一的坚守,收获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同事朋友的敬仰。

1998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宋颖入职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次年1月被派往行政审判庭。不久后,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开展的一次庭审观摩活动中,宋颖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优秀行政法官的魅力所在。“那件案子的案由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仍记得审判长迅速抓住了问题所在,在被告陈述后迅速提问‘你说的具备××等职责是前述职责范围内还是范围外’?”自此,严谨、细致、专业成为宋颖努力的方向。

整卷、订卷,是每一个刚进入法院的书记员的必修课。行政案件的证据多且复杂,案卷不仅整理起来困难琐碎,卷宗还无法用锥子一次性穿透。“那时我们订卷都是手动扎眼儿,只能将案卷分成几沓,一沓一沓穿孔,最后合起再用白线绳穿进去,像系鞋带似的装订成册,一不小心就会扎到手指。”

曾经在档案室工作的同事一谈起宋颖就忍不住夸赞:“小宋订过的卷,顺序不出差错,卷面工整美观,我都省去检查的工夫了!”后来,法院有了手动订卷机,再发展为现在的电动订卷机,再也不需要书记员用锥子穿孔,但宋颖却将这份精耕细作的工作态度一直延续至今。

“开庭前,我一直在问自己能行吗?”2009年,宋颖成为助理审判员,开始作为一名法官独立办案。回忆起第一次开庭的场景,宋颖仍记忆犹新。“那时我就向庭里的老法官请教,老法官问了我三个问题:你对案情是否充分了解?你对相关法律法规是否研究透彻?你对诉讼主体是否有清晰认知?如果你可以自信地说是,那么你就可以直接去开庭了。”

老法官的话令宋颖醍醐灌顶。宋颖仔细阅读双方提交的证据材料,全面掌握了法律规定和类案的裁判标准,围绕争议焦点列出详尽的庭审提纲。“准备工作一项项完成,整个庭审过程在脑海里就非常清晰了。当我推门进入法庭,踏上审判席的台阶时,心里就充满了底气,伴随而来的还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宋颖说,这是她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她对成为一名“好法官”的职业理想和追求变得明确而坚定。

自此,这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宋颖的心间,让宋颖沉下心去打磨好每一件案子,预判好庭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宋姐拥有娴熟、扎实的庭审驾驭能力,一直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工作之初我经常拿个笔记本去旁听宋姐开庭,学习开庭技巧。”与宋颖一起工作了8年的法官杨鑫说。

在一起原告诉被告某镇政府及区政府强制拆除房屋、行政赔偿及行政复议案中,宋颖准备的庭审提纲长达8页、囊括了78项具体问题。庭审中,宋颖凭借庭前充足的准备、深厚的法律功底,面对当事人提出的要求被告方、审判员回避等各种无正当理由的请求,立即准确援引法律规定进行回复,抓住关键问题连续追问,引导庭审高效有序进行。

“审理思路清晰,权利保障充分,展现出深厚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被告代理人对宋颖高度的专业素养敬佩不已。

将心比心

从案结事了到“如我在诉”

1989年12月31日,元旦假期前夜,宋颖的母亲意外去世,那时的宋颖才13岁,刚上初一。“父亲因工作每周才回家一次,每次都给我带回许多零食。虽然他不善言辞,却时常鼓励我好好学习。”感受到父亲养家的不易,宋颖尽力照顾好自己,不让父亲为她过多操心。

“初、高中时期都是住校,每月回家时都会去奶奶或二叔家吃饭。”带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宋颖一路前行、一路成长,善良、感恩的种子也在她内心深处生根发芽。成为行政法官后,她在履行职责的同时,坚持以“情同此心”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位当事人的真实诉求。

2020年7月,几名村民来到顺义区法院,起诉某镇政府因对其违法强制拆除建筑物而要求赔偿。

开庭前,宋颖阅卷时发现原告提供了大量与本案无关的证据材料,而对于各自所受损失的证据却寥寥无几。为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庭审顺利进行,宋颖与当事人沟通,详细告知行政赔偿案件应该从哪些方面举证。庭后,宋颖多次与原告仔细确认赔偿明细:棚内是否有遗留物品,果树都有哪些种类,家具是什么材质,甚至连树木年龄都不放过,让几名原告十分感动。判决生效后,原告寄来感谢信,称他们在法院遇到了公正严谨的好法官。

也许是生活过早地让宋颖体验了艰苦,她更能感同身受到当事人面临困境时的无助,时刻体会到他们深陷纷争的痛苦,积极帮助当事人在法律框架内解决困难。

2019年,一原告位于顺义区某村的房屋失火,后某镇政府要求将属于危房的部分拆除,然而实施强制拆除的单位却将整个房屋全部拆除。原告于2021年11月向公安分局报警,其工作人员口头告知事情调查结果。2023年3月,一纸诉状来到了宋颖的面前,原告起诉公安分局,要求其针对两年前的报警事项履行法定职责。

回想此案,书记员卞理说:“起初我不理解,按法律规定原告的起诉已经超过起诉期限,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为什么宋姐还要费时费力去协调?”

“住房是百姓赖以生活的根本,原告房屋不慎失火,又被全部拆除,他们急切的心情我们必须要理解。”宋颖坚定地给出了答案,也加深了书记员对行政审判工作的理解。“如果裁定驳回,案子是可以很快结出去,但原告却无法取得行政机关的证明去主张民事赔偿。”宋颖努力与相关部门沟通,经过开展多次谈话,最终协调被告就事故出具了书面报告,此案顺利进入民事赔偿程序。

谈及信访工作,宋颖认为,这项工作虽难,但只要从老百姓角度出发,实实在在帮他们解决困惑,就一定能做好。

信访人赵某起诉某镇政府要求撤销一份证明材料,一审、二审法院均认为该证明材料不属于行政管理行为,即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裁定驳回了赵某的请求。赵某不服裁定结果,就该证明材料违法的问题不断上访。

宋颖将赵某约到法院,帮她一遍遍分析案情、捋顺逻辑、讲清法律。交流中,宋颖发现赵某不是不懂法,反而对相关法律规定研究得很透彻。

当事人心里会不会有其他难言的“疙瘩”?于是,宋颖把法律文书撂在一旁,和赵某聊起了种植果树的故事。

“赵阿姨,那时您承包74亩的土地,种了5000多棵树,很辛苦吧?”

赵某愣住了,思绪仿佛回到了经营果园的那段日子。

“我们一共种植了4500棵梨树、700多棵枣树,过程确实非常辛苦,但丰收之时看到那沉甸甸的梨子、圆滚滚的枣子,别提多高兴了!”

2006年,赵某从村民王某处承租了土地用于种植果树。2009年,因上述土地上的建筑物涉及违建被强制拆除,赵某认为,当年镇政府出具的证明材料错误地将土地上的建筑物和果树认定为归王某所有。“王某分得了1000多万元的拆迁补偿,我却一分都没拿到,我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宋颖静下心来倾听赵某的讲述,中途没有打断。她知道话说开了、心走近了,办法自然有了。宋颖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赵某与王某之间的拆迁补偿纠纷,并告知赵某需要准备的诉讼材料,最终赵某表示会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维权。

“如果我们在每一个环节竭尽全力帮当事人解决问题、提出办法,当事人看到我们的努力,也会消解很多矛盾和不满。”多年的审判工作让宋颖认识到实质性解纷的重要性,“老百姓打官司不容易,我们要避免‘程序空转’,不能让当事人打完官司却没解决问题。”

俯身躬行

像一面镜子又像一个坐标

在行政诉讼案件大量增长的情况下,宋颖全年保持着高强度工作节奏。由于行政案件的特殊性,两三个小时的庭审是家常便饭,复杂一些的案件经常要五六个小时。

“宋颖30多岁就患上了高血压,这两年身体大小毛病不断,但她很少请假,还经常加班。”顺义区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王亚平表示,宋颖的结案量常年位居庭内第一,“其他年轻法官都开玩笑说‘卷’不过她。”投身行政审判工作25年,宋颖是庭里名副其实的“老人”。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她,也肩负起了“传帮带”的责任,毫无保留地为年轻干警传授办案技巧。

“订好一本卷宗就像办好一个案件。”宋颖时常教导刚入职的书记员,要认真做好卷宗的每一个细节工作,“每一页庭审记录要干净整洁,每一份证据材料都要按照顺序排列,不能放错位置,更不能丢失、毁损任何一页。”

跑宋颖办公室最勤的人当属法官麦育亥。2023年年初,他从执行局轮岗至行政庭,成为了一名行政审判“新兵”。“遇到案子办理的瓶颈,在宋姐的指点下,总是能一下子找准突破口。她还像本百科全书,一些不太常见的规章制度她都熟悉。”

除了严谨认真的作风、兢兢业业的态度,宋颖经营家庭的智慧之道亦是其他年轻法官需要学习的。“宋颖没有因为工作的繁忙就放弃照顾家庭,她们家庭氛围融洽,宋颖的爱人和婆婆都打心底支持她。”王亚平说。

“我们一家分工明确,婆婆负责做饭,我爱人负责洗碗,我的任务是洗衣服。即使加班,我也会晚点或早起干家务,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也许是过早失去了母亲,宋颖十分珍惜这后天得来的“亲情”。

在宋颖看来,自己和家人是一种“双向奔赴”,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感恩对方,家就会越来越和睦。

2022年有段时间,宋颖审判团队的其他成员无法来院上班。除审判工作外,宋颖承担起了送达文书、预定法庭、撰写开庭提纲、校对判决、转上诉卷、整卷等大量工作,由助理在家配合完成开庭、撰写合议和汇报笔录等线上工作。凭着一股韧劲,宋颖带领审判团队全年结案217件,无一发回重审或改判。

“宋姐在我们眼里就像一面镜子,也像一个坐标。”杨鑫说,“看到宋姐孜孜不倦、20多年如一日地辛勤付出,我们遇到点困难也觉得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