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巧有很多头衔,但她最喜欢称自己为“新农人”。

“作为新农人的代表,为国家探索出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既是使命更是责任。”采访中,魏巧多次提到“农业大有可为,农民不是身份而是职业”这句话,她也在一直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这句话,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新农人逐梦乡村,走好科技兴农路。

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转变

在数字化农业云平台上,实时显示着农机作业轨迹、田间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等多项数据,农技人员仅需点击鼠标便可查看田间情况,高效管理农田……在镇江经开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中,处处彰显着现代技术手段赋能传统农业的生动画面。

“过去农民是看天吃饭,现在我们是知天而作。”魏巧介绍,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精确计算农作物所需肥料,也能精准判断农作物的成熟度和收割时机,实现降本增产。

魏巧的父亲一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受父亲影响,2017年,魏巧从中国科学院的实验室走向家乡的田间地头,从一名科研人员转型为新农人。当时,她的目标就是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建造智慧化农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

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魏巧和她的团队在农田里搭建了一张“天地空一体化”的智慧农业技术网,在机械化、数字化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集耕、种、管、收、烘干、仓储、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如今,魏巧创办的“润果农业”年产水稻1万吨、小麦8000吨,还带动1万多农户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增收,助力农民实现了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

建议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工作

“从事粮食种植多年来,我愈发感到,只有人才下乡才能带动当地整个产业升级、农民致富。”考虑到做农业投入大、见效慢、工作苦,魏巧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让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她提出“关于实施新农人支持计划支撑农业强国的建议”,建议开展多层次新农人培育计划,并探索新农人孵化试点,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为符合条件的新农人提供导师辅导、培训机会、就业补贴以及政策支持,为建设农业强国做好人才支撑。

该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之一,由农业农村部牵头办理,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负责督办。

建议办理过程中,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多个省份开展基层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孵化情况调研,专题研究农业人才培养。2023年7月4日,农业农村部派员前往镇江与魏巧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多部门协同发力,逐步构建了多方联动的农业农村人才发展机制:教育部提出加快新农科建设、搭建产教融合育人平台等系列举措;财政部为高素质农民培训、新农人就业创业等给予资金扶持;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强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新农人创业。

“农业农村部针对我提的建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构建起多方联动农业农村人才的发展机制,为知识型新农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让魏巧深刻体会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意义,也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心,“发达的农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我要尽我所能带动更多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吸引年轻人推进乡村振兴

“孩子们的作业是写在作业本上,我们则是以农田为纸,以科技为笔,把作业写在大田里。”魏巧说,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她要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及时反映基层心声,同时不断探索农业合作新路径,用实际行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吸引更多年轻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大显身手、实现梦想,是魏巧最大的心愿。她从不吝啬向农户们传授新知识,亲力亲为带着大家一起干,希望可以用新农人的精气神,让“田间课堂”吸引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新农人行列,为乡村振兴、农业强国交出新农人的答卷。

“农业需要我,更需要比我优秀的年轻人加入。”魏巧说,她已经将扎根农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未来,她要不断推广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模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提质增效;还要积极打造农业人才实训基地,把农业人才培养与一线需求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年轻人成为乡村振兴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