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公安局聚焦建设法治公安目标,更新执法理念,夯实执法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着力打造“权责更清晰、监督更有力、服务更到位”的执法责任体系,全力营造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法治环境,为平安贺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据了解,贺兰县公安局健全“日提醒、月通报”制度,建立执法预警整改工作群,执法管理中心每日对警情分流、案件受理、涉案财物管理、保证金退还等情况推送问题数据,14个办案单位专人群内签收,每日限时整改,实现“严在平时、改在经常”。围绕“执法综合应用平台”,构建全流程可回溯规范执法体系,自案件接警受理至案件办结移诉,在每个执法流程关键环节通过视频实时巡查、审批流程回查等网上督查方式,实时预警、整改隐患,倒逼执法质量提高。同时,归口职能部门移交案件入口,统一由法制大队审核后分流至相关警种办理,重点案件实行多警种合成作战,实现战果最大化。深化刑事案件“两统一”工作机制,拓展案件“两统一”工作外延,内部统一刑事、行政案件审核范围、标准、时限,对外统一由法制大队对接检法司部门,杜绝案件体外循环。

“我们针对一线执法办案部门现场执法、案件办理、重点疑难敏感案件处置等问题,每月安排2名法制员到法制大队‘跟班实训’,参与到全局案卷考评,开展全方位的指导帮扶、答疑解惑以及执法服务。”贺兰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贺兰县公安局组织法制民警开展“随警作战”“流动小课堂”,进行送教上门,服务一线,对警情处置、案件定性、取证、处理等疑难复杂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畅通了法制大队和基层派出所的沟通渠道,努力为基层执法办案工作提供最大支撑。

同时,邀请律师开展专题讲座,针对重点领域、执法热点,精准指导办案单位规范刑事、行政执法行为。编制了《伤害类斗殴类警情现场处置规范》执法视频,制发《贺兰县公安局受立案监督工作规定》《贺兰县公安局受立案和案件移交工作规定》等制度,改进案件会商、行政机关负责人应诉、跨部门协作配合等制度,为全面规范执法提供制度保障。依托“执法综合应用平台”风险防控模块,由法制大队每天向办案单位推送执法风险预警,落实跟踪追查,每月对各办案单位执法风险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精准研判,防范执法风险。建立健全执法办案岗位权责与积分管理捆绑机制,完善修订《贺兰县公安局民警办案积分制实施细则》,从执法能力、办案数量、执法质量入手,进一步明确和严格落实主办责任、协办责任、审核责任和审批责任,为执法质量考评建立科学、合理的“新标尺”,激励广大民警“想办案、能办案、多办案、办好案”。

与此同时,贺兰县公安局还围绕执法热点难点、敏感案事件、重点领域案件等业务需求,适时出台系列法律适用汇编和实务操作指引,服务一线实战。先后制定《关于依法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赌博违法案件的办理指引》等,不断丰富民警执法工具书库。推动法制民警靠前参与重大案件侦办指导,深化对新型网络违法犯罪案件、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涉安全生产领域案件及涉企案件的规律性、全局性、普遍性分析,实现执法办案提前介入、精准处置。制定《贺兰县公安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定》,对疑难复杂案件实行集体议案,指导执法突出问题整改到位。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检、法机关召开联席会议,对疑难复杂案件共同研究,统一执法思想,加快形成执法共识。

今年以来,开展法制送教上门活动60余次,执法专题培训3次,案件评查2次,累计巡查警情40000余起、案件3600余起,发布执法提示700余次,巡查通报30余期,执法风险研判通报8期,发现各类执法问题860余个。办理行政案件2648起,行政处罚869人,行政案件年度结案率同比上升3.15%,行政案件快办率上升23.31%。受理刑事案件944起,移送起诉204案,刑事案件破获率同比上升15.33%,年度认罪认罚率同比上升6%,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捕率同比下降2.2%。行政复议、诉讼案件零败诉,未发生无犯罪事实不捕案件、存疑不诉、绝对不诉、法院生效判决无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