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近年来,大渡口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目标,融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统筹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积极探索城市转型发展新范式,工业锈带变身为人文秀带,走出一条具有大渡口特色的公园城市建设新路子。
提升生态价值,构建公园城市大格局
锚定“一山、双崖、多丘,一江、三溪、多库”的城市生态格局,推动“城中建公园”向“园中建城市”转变。
坚持高起点谋划。成立“公园大渡口”建设指挥部,依托丰富的森林、绿地、水系资源,深厚的工业历史文化优势,良好的爱绿护绿群众基础,提出绿色化、人本化、体系化、特色化、效益化的“五化”理念,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路径,明确“山、水、人、城、景、业”一体化公园城市目标,推动城市空间、公园形态、产业业态和市民生活有机融合。
坚持高标准规划。围绕做好山清、水秀、林绿、花香、景美5篇文章,编制《“公园大渡口”建设规划》,规划并推进一批公园提档升级、串点成线连面,打造“两带一脉、五群六廊、城乡共融”的魅力山水公园骨架,构建“山水生态底、主题公园群、社区绿化网”的全域城市公园体系,绘制“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美好画卷,着力建设长江上游以山水生态为底,义渡文化、钢城文化为魂,多彩艺术为形的绿色人文公园城市。
坚持高品质策划。按照“园在城中、城在园中”思路,策划公园有机串联、绿色景观廊道、园林绿化精品等未来五年建设项目,推动公园与城市融合发展,力争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到1.5公里以上,实现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开局之年,按照“提升一批、新建一批、做靓一批”,实施年度建设项目21个,大渡口公园、美德公园、心湖公园品质提升,重钢崖线步道二期、滨江公园、钢铁公园、拾光公园等一批项目建设初见成效,全域公园城市格局加速形成。
释放社会价值,打造群众身边微幸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市民关切、群众所需,秉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公园”,不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着力提升群众生活舒适度、便捷度。
变边角废地为公园绿地。充分利用城市边角空地、废弃荒地,突出春花、夏茂、秋叶、冬枝,种植乡土植物,点缀景观花镜,设置多彩造型,力求四季有花、时时皆景,卫生死角转型生态花园,危险崖坎化身观景平台,闲置地块功能逐步激活,居民生活环境有效改善,累计建设“小而美”高品质“口袋公园”35个,新增绿地面积40万平方米,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变记忆元素为主题特色。按照“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挖掘历史故事,融入文化内涵,突出全龄友好,打造一批有乡愁、有情怀、有温度的主题公园。九宫庙街道晨花公园,通过集装箱组成主题连体建筑,设置“融化的冰糕”主题摆件,重现公园所在地原新工四村冰糕厂景旧貌。跃进村街道钢铁公园、新山村街道沪汉社区小游园,依托老重钢家属区钢铁工业文化元素,打造“钢魂雕塑”“铁路轨道”等主题场景,唤醒居民尘封已久的钢城记忆。同时,通过打造花镜花海、设置休闲健身设施,让历史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实现“人人享有,人人可及”。
变单打独斗为全民参与。建立“政府引导、居民参与、市场运作、共建共享”长效机制,采取专业服务与居民自治相结合方式,将社区公园、小微游园等管护纳入社区公共区域管理。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编制《“公园大渡口”建设规划》,形成公园空间体系、特色绿道系统等专项规划;实施园林单位(街区、小区)细胞创建,已初步创建市级园林单位23个;开展“六个最美”评选活动,推动城市空间、公园形态、产业业态和市民生活有机融合。
扩大经济价值,走出转型发展新路径
充分发挥公园在改善环境、吸引人气、促进消费方面的带动效应,从“公园+”着力,推动公园城市价值转化,实现生活、空间、产业大融合、大发展。
培育公园经济。梳理盘活公园资产,重新定位公园内可经营性场所业态,设置游憩乐园、公园书吧、图书馆、餐饮点等休闲娱乐和文化消费服务设施,打造新业态,创造新消费。九宫庙街道晨花公园,设置集装箱便民摊区、小微停车场,既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每月还获取1万余元的租金及运营收入,反哺公园日常运维。在大渡口公园增设“雾森激光秀”“音乐喷泉秀”、观景打卡点、儿童游乐设施等,白天景色怡人、绿意连绵,夜晚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实现公园可玩、可赏、好听、好看,重要节日吸引游客数量同比增加2倍以上,提升了区域人气,带动了周边商业消费。
发展绿道经济。构建“三横三纵“的一级城市绿道系统,步道+桥隧的形式实现区域内重要公园、商业设施等内串外联,推动绿道成为发展经济、刺激消费的新途径。跨越重钢厂区旧址崖线区域的重钢崖线步道,一期工程自投用后广受好评,荣获巴黎设计奖国际环境艺术类别金奖,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年底二期建成后,将充分发挥临崖观江的场地优势,串联起重钢博物馆、义渡古镇等17个景观节点,并与滨江商业体相互关联、有机结合,布局音乐、体育、文创、研学等相关业态,为市民提供休闲观光+消费娱乐新体验。
壮大绿色产业。以绿色为基底,营造宜业优良环境,加快培育的大健康生物医药、大数据智能化、生态环保、新材料、重庆小面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城市品质提升成带动城市转型发展,有效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在全国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大背景下,今年大渡口区经济增速凸显,签约一批重大项目,16位博士集中“落户”,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效获得国务院激励表彰,实现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
[审 核: 郝鑫]
[责 编: 王粼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