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雷锋精神”随着熹微的春光将暖意播撒在每个人心尖,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沉淀和时代变迁,如今的“雷锋精神”已然成为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系百姓平安,在斑驳的古城墙间穿行,用青春岁月奏响铸忠诚、守平安的长歌;以踏实的步伐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凭坚定的理想信念续写着一个又一个“雷锋故事”……

蓝色海岸线的救援勇士

崇武海防派出所辖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崇武古城、“问海”文创园、西沙湾、解放军庙、“惠女”风情园……一处处亮丽的景点像一颗颗珍珠点缀在崇武镇的海岸线,络绎不绝的旅人因此接踵而至。但随着人流、车流陡然增加,安全隐患也就此出现……

“警察同志,我们一家被困在礁石上下不来了,请你们帮帮我们!”2022年7月10日,崇武海防派出所民警接到一名游客求助电话称其一家五口在海边游玩时被困礁石。当时正值退潮,该五名游客沿着沙滩走上一处礁石,却未曾留意海水已经渐渐淹没了他们回去的路。

民警接警后立即组织人员乘坐快艇前往现场展开救援。但民警和救援人员一到现场便发现该海域周边暗礁参差不齐,容易划伤快艇船体造成事故,便派一个人抵着风浪下水,将绳索一头固定着快艇,一头绑着礁石,随后其余人员也纷纷下水握着绳索,采用接力的方式手拉手将五名游客接上快艇。
短短半小时,被困的五口之家便成功获救。快速救援的背后,是崇武海防派出所见义勇为工作站的默默付出。

崇武半岛历史文化悠久,民间自古拥有“乐于施救、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2015年,由崇武海防派出所牵头的崇武海防派出所工作站正式成立。近年来,崇武海防派出所见义勇为工作站累计救援受困群众420人,申报表彰见义勇为先进个人11人,辖区网上注册见义勇为志愿者450人,并在2019年11月获评“泉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工作站”,以实际行动续写着“雷锋故事”。

红色背心后的平安卫士

这是崇武海防派出所辖区群众在自家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调解后给予平安志愿者的充分肯定。在崇武海防派出所民警的身后,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们——他们是学生、是老师、是渔船民、是网格员、是辅警;他们是维护社会安宁的细小神经元,又是助力法治中国建设的平安生力军;他们来自这片土地,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服务着这里的人们。


  崇武海防派出所辅警小汪是崇武镇“平安志愿者”的一员,凭借多年的“图侦”工作经验,工作以来,他已通过监控线索摸排延伸为700余名群众找回了“失物”,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续写着“雷锋故事”……

2023年2月17日晚,一名女孩哭着走进崇武海防派出所,“警察叔叔,能不能帮我找一个东西,是我妈妈留给我的,真的特别重要!”此时,已经下班的辅警小汪得到消息后立马赶回派出所协助寻找女孩丢失的物品。

经了解,女孩丢失的是一个白色的兔子玩偶,是女孩父母离异后母亲留给她的唯一物件。“或许在别人眼里,这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玩偶,但是在女孩心中,这是一份寄托,是对妈妈的切切思念。”小汪念念有词,一边迅速根据女孩提供的线索快速找到了兔子玩偶的下落。

2月22日晚,女孩来到崇武海防派出所为小汪送上一面写有“善小亦竭力,大成源于微”的锦旗以表感激。平安志愿者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勤勤恳恳,无私奉献,为派出所工作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成为了基层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金色盾牌里的精神续写

“雷锋精神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作为校园“法治副校长”,崇武海防派出所民警小傅通过国旗下讲话,向学生们介绍着雷锋精神,倡议全体同学要将雷锋精神铭记于心,并在学习、生活中发扬雷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争做新时代“雷锋式”的好少年。

而在崇武的另一处校园里,网格民警老许正和小朋友们进行着友爱的互动——“向我们的小雷锋敬礼!”

原来,民警老许在幼儿园里组织了一场“寻找小雷锋”的趣味活动。民警老许生动形象地为小朋友们解释了雷锋精神,并鼓励小朋友们踊跃发言,讲讲自己的“小雷锋故事”,最后选拔出了两名“乐于助人小雷锋”,并为“小雷锋”们送上了精致的小礼品。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崇武海防派出所民警们以“雷锋学习月”为契机走进辖区校园,吟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讲述着“雷锋故事”,不断鼓励“祖国的花朵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有困难的小伙伴,成为一名乐于助人的人。

崇武海防派出所依托村居警务网格化治理,整合优化平安综治力量,做大救援、宣传、服务“三支服务队伍”、做强小组、村居、派出所“三级警务网格”,不断将长效化、制度化学习“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奋力续写着古城民警“雷锋故事”的新篇章。